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启动“长安链”赋能数字身份应用
原标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启动 “长安链”赋能数字身份应用
中新网北京8月25日电 (记者 郭超凯)记者25日获悉,长安链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的重点“揭榜挂帅”榜单项目——“基于法定证件的数字身份区块链技术研究与应用”已正式启动并进入实施阶段。“长安链”作为区块链底层平台,研发应用将支持建设高性能分布式数字身份架构,计划为我国可信数字身份体系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启动
该项目由公安部第一研究所牵头,数字身份集合政产学研用多方力量开展技术攻关。长安链随着国家数字化建设的重点不断推进,身份证电子化需求日益迫切,研发应用但如何保护居民身份隐私信息,计划保证身份信息不泄露,启动不篡改冒用,数字身份是长安链亟待解决的问题。该项目拟研究运用区块链技术进一步扩展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平台(CTID)可信数字身份应用模式,重点赋能数字身份生态建设。研发应用
“长安链”主任研究员唐琳说,区块链可以满足数字身份中心化签发、分布式认证的需求。作为我国首个自主可控的区块链软硬件技术体系,“长安链”在此基础上,还具备全自主、高性能、强隐私、广协作的优势,上链数据可追溯、不可篡改,支持高性能隐私计算,保护个人隐私信息安全。
该研发计划将基于包括身份证在内的权威法定身份证件,依托“长安链”底层平台,设计实现“1条身份链+N条业务链”的多链架构服务模式,实现海量数字身份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支持1亿以上的账户规模,3万个以上的节点,为我国可信数字身份体系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唐琳说,该研发计划还将在物联网设备、公共服务、电子支付等典型场景率先试点应用。比如在物联网层面,支持居民利用可验证数字身份凭证代替原有的入园卡、门禁卡等通行证,方便出入,也提升了社区的安全性;公共服务方面,市民使用自己的数字身份凭证代替原有的各种证明,可以实现数十个项目的政务服务“一证通办”;电子支付方面,支持市民利用分布式数字身份关联多个银行账户,实现“一次认证,多方办理”,无需每次都带身份证、银行卡。
记者了解到,“长安链”还将支持国家相关部门建设一套分布式数字身份管理体系——长安身份通。它利用可信数字身份架构,实现公民自主掌握身份信息。除了国家人口管理部门外,其他单位只能获取一个通过“长安链”隐私计算“脱敏”后的编码,确保信息安全,“网购平台、社交网络泄露个人信息的风险将大大降低。”唐琳说。(完)
(责任编辑:百科)
- 增收不增利、复购创新低 泡泡玛特靠出海自救?
- 欧洲将迎60年最冷严冬?德银:若无俄气 德国今冬或将烧柴取暖
- 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超10万亿 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3.3%
- CWM50理事长尚福林:提升市场主体就业承载力,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 进一步提高交通运输行业疫情防控科学性和精准性
- 马斯克“悔约” 推特“卖身”之路向何方
- 王琦院士受聘安徽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与学校党委书记同名
- 易安财险:向北京金融法院申请在重整期间继续营业,尚未到期的保险合同权益不受重整影响
- 涉嫌欺诈发行,紫晶存储、泽达易盛领巨额预罚单,这些投资者可申报股票索赔
- 加息预期推动美元指数创新高 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健态势
- 英媒:研究发现,大量运动不能代替健康饮食
- 6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1.77%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2.6%
- 受集采冲击扣非净利下降3成 通化东宝:加大对零售渠道、民营医院等集采外市场投入
- 三大航上半年亏损总额已超去年全年:总计达457亿元至52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