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购、集配、专车多模式组合,上海打通送药“堵点”
记者 方卓然
近日,堵点界面新闻从多家保供企业获悉,团购通送随着上海配药服务逐步恢复,集配市民买药难问题正在好转。专车
4月27日,多模上海市儿童医院与饿了么合作推出“宝宝送药专车”,式组全城已配送超1000单。合上海打
上海市儿童医院药学部主任孙华君介绍,堵点互联网医院上线以来,团购通送医院复诊配药的集配业务量比较稳定,每天大约在200—300张处方量,专车并通过国药或上药的多模物流系统来送药。但是式组突发的疫情打乱了远程送药的节奏,3月下旬左右,合上海打由于个别中转站出现阳性病例,堵点配送环节受阻,4月后全城加强封控力度,整条配送链条几乎停摆。
“有些慢性病的患儿一旦停药,不仅会致使病程反复,甚至会面临生命危险。”孙华君告诉记者,孩子缺药的家长致电医院,医生也同样焦急。按照规定,疫情期间医生上班只能“两点一线”,虽然偶尔能顺路送一些药,但实在杯水车薪。
获悉儿童医院医药订单积压的消息,饿了么最初希望通过外卖跑腿来解决。但患者居住地太过分散,本就不足的运力无法支撑常规的配送方式。于是,双方协商共同制定了“宝宝送药专车”的配送方案,由多辆专车全城免费配送医院订单。
“现在是特殊时期,我们只能跑快一点,能多做一点是一点。”“宝宝送药专车”司机田丹说,她最晚一次回到住地已经凌晨3点。截至26日,“宝宝送药专车”长长的药单上,已有1000单完成全城配送,其中不乏罕见病用药、不可停药等需求,距离医院超过80公里。
“虽然一直在路上,但我更希望送药专车能尽快‘下岗’,这意味着疫情的结束,我们熟悉的上海也会尽快回来。”田丹说。
“宝宝送药专车”司机田丹在上海儿童医院取药。
除了与医院定向合作“宝宝送药专车”,为满足更多市民用药,针对特殊时期的需求变化,饿了么买药还推出了多种新模式保供送药,包括社区团购防疫医疗物资、“社区集采+集中配送”等,不断增强医药订单配送能力,同时优先解决特殊的紧急需求。
据悉,饿了么加快恢复服务能力,平台上恢复营业的药店数量相较月初已翻倍。封控以来,饿了么买药已累计送出220万单药品。
为了满足更多市民需求,饿了么买药探索创新推出疫情下新的履约模式。其中,饿了么与大药店、好药师大药店合作“社区集采+集中配送”的模式,让一家药店得以覆盖周边30个左右的社区。
该模式下,社区用户在饿了么平台下单后,药店会按照社区对打包药品进行分组,再由专车派送至每个社区,社区志愿者则接力完成最后100米送达。在运力吃紧的情况下,这项措施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效率,一家药店日均可完成100余单配送,满足更多市民需求。
此外,饿了么上线“应急特需”通道,服务独居老人、慢性病患者、婴幼儿等特殊人群的最紧急需求。同时,针对市民用药需求,饿了么成立专项小组提升医药订单履约能力。4月3日,“应急特需”上线买药专项指引与专属通道,通过到店自提、跑腿代送等方式指引帮助用户提高下单的成功率,同时,提交给“应急特需”的紧急需求,则由专人、专车对接,尽力把资源投给最需要的人。
“应急特需”项目客户满意中心牵头人梁滔透露,随着买药服务逐步恢复和社会多方力量加入,目前“应急特需”项目的紧急用药需求已不足峰值一成。
“随着努力加快恢复服务能力,目前,饿了么在上海可每天完成的药品配送已经超10万单。”饿了么买药业务负责人王哲对界面新闻介绍,疫情以来,饿了么买药持续拓供给、扩范围,上海药店外卖配送覆盖的区域已经超过93%,线上可选购的药品种类也已恢复至封控前的95%以上。
饿了么购药平台。
百联集团作为防疫抗疫保供国企主力军之一,旗下上海围绕“保基本刚需+供特药特需”,依托广泛的网点资源和i百联“药到家”线上平台,对社区居民药品需求进行保供。
数据显示,自4月18日至4月24日,第一医药在一周内共接到59579单药品,其中黄浦、徐汇、虹口、崇明四个重点保供区域达36663单,i百联“药到家”累计新增订单数3142单,目前已在陆续配送中。
如何保障药品配送运力?
界面新闻获悉,百联保障“送药到家”的背后,有一支“送药侠”团队。4月16日,上汽大通与百联物贸股份保障服务车队携手,在短短8小时内组成“送药侠”队伍,打通疫情防控期间群众买药的物流通道。
“送药侠”将药品送到多个小区。
4月17日一早,保障服务车队的第一批驾驶员兵分南北两路,奔赴宝山区和闵行区,将10辆大通纯电厢式货运车顺利提回共和新路3550号,并再次对驾驶人员进行新能源车驾驶培训。
4月18日,服务保障车队的保供送药之路正式开启,上午,车队先到第一医药华联路仓库装载物资;下午装着大大小小共计92单防疫用品和药品的配送零售订单和团购大单,从第一医药南京东路店出发,分别驶向全市9个行政区、29个居民区。
考虑到纯电车的日行公里数,秉持少走回头路的原则,保障车队负责人闵瑶建立了临时工作群,对收到的订单目的地进行划分,按路途远近、行政大区、临近线路合理规划统筹安排,并根据门店的需求,及时调拨车辆,对紧急件加急配送和处理。
18日中午,驾驶室温度已达37度,保障服务车队身着“大白”防护服的“送药侠”们,为了省电节约充电时间,提高保供配送的效率,他们硬是关闭了车辆空调,冒着高温穿梭在上海冷清的街道上,将客户的个人订单和居委的团购订单送达各个小区。
闵瑶介绍,18日从早上8:30到晚上18:30,10辆保供车单日共计行驶860公里,最远的订单在临港,驱车来回140公里,可谓是任重“道远”。“当完成了第一天的作业,20个志愿者脱下防护服、完成个人消毒清洁和车辆消杀后,他们甚至来不及休息,又再次奔赴第十人民医院,完成次日送药需要的核酸检测,迎接新一轮的送药任务。”
居委会志愿者到第一医药门店统一为小区居民配药。
除了送药上门,第一医药还对接街道、居委、志愿者,融入各社区,目前重点区域已对接25个街道238个居委,做好疫情期间的社区居民用药咨询及药品保供工作。
截至目前,第一医药恢复营业门店数从18日的34家已增至53家,占比达46%,其中医保门店42家。居民只要在i百联APP上搜索“药到家”平台,线上下单,第一医药会及时处理,由专业人员进行配送。
封控期间,第一医药针对黄浦、徐汇、虹口、崇明四个重点区域做到全覆盖,其他各区恢复经营的门店确保做好3公里半径的社区居民服务。
除服务居民日常用药外,第一医药聚焦关注特殊人群的用药需求,如慢病患者、特效药重症患者、残障患者等,为市民提供服务,特殊药品(DTP)也基本恢复正常接单量。
此外,第一医药还对接上海市残联,了解到目前有一批残障人士对导尿管需求比较集中,而目前因运力问题有一批导尿管滞留仓库,第一医药紧急对接居委并落实了“百联第一医药送药到家”服务车帮助配送,及时将导尿管送到残障人士手中。之后,第一医药还将会了解需求后进一步拓宽采购品类,补充性价比高的残障人士需要产品,进一步满足他们的需求。
- ·可充电锂电池枝晶难题破解
- ·香港金管局上调基准利率75个基点至4.25%
- ·凌晨重磅!美联储放大招:加息75基点!鲍威尔发声,黄金跳水,美股“崩了”:大跌超500点!
- ·私募新进重仓股揭秘,大比例建仓这些次新股,邓晓峰巨资买入新能源汽车龙头
- ·瑞信证券董事长胡知鸷:中国资本市场融资动能正向科技创新类企业倾斜
- ·短线大幅拉升!沪镍缘何大涨?
- ·废料价格飙涨挤压利润空间 动力电池回收寻觅新出路
- ·“严重”失信!这2家药企被曝光:北京能济中药饮片、临夏市福元药业,失信行为涉及给予回扣或不正当利益等
- ·旭辉控股更关注现金流和利润 公司高管称“要有归零心态二次创业”
- ·8年前1500美元的蒂芙尼手镯,现在涨到2300美元了
- ·美媒:马斯克拟在推特裁员50%,取消远程办公政策
- ·积极应对农产品价格波动 多个“保险+期货”项目落地见实效
- ·外汇局局长潘功胜:外汇市场韧性增强 人民币资产避险属性日益凸显
- ·华为发布全屋智能3.0,巨头竞逐智能家居赛道
- ·巨亏的圆心科技更新招股书,“医-药-险”模式下依然离不开“卖药为生”
- ·长五B运载火箭第三次托举空间站舱段升空 解码长征火箭家族的“大力士”
- ·突发!62人死亡,超700人受伤!美法推动、俄反对,这事迫在眉睫?拜登宣布,纽约州进入紧急状态!
- ·北京文化等60家公司逼近组合财务指标“红线” *ST西源等11家公司“保壳”压力陡增
- ·美联储连续第四次加息75个基点 暗示12月可能放缓加息步伐
- ·广发有色金属日评:铜宏观预期反复低库存支撑 维持区间震荡
-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发挥商业保险功能构建多支柱保障体系
- ·浙江嘉善打造县域高质量发展示范点 发改委:不是“栽盆景”要形成创新经验
- ·沾上供销社概念之光,连续18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的ST大集要复活?
- ·北京市已有70万人参保“北京普惠保”可用医保个账余额支付保费 医保内外自付均可赔付
- ·藿香正气口服液+冰咖啡=“冰中式”火了!真的好喝吗?医生紧急提醒→
- ·城商行布局消金忙,宁银消费金融完成法人变更
- ·阳阳:越南神曲爆红,“越流”已出现?
- ·郭树清重磅发声!金融监管改革任务非常艰巨,高通胀正成为全球经济最大挑战!看八大举措
- ·深圳房屋租赁市场调查:租金稳中有降,长租公寓也有“新玩法”!
- ·全球市场不眠夜!刚刚,美联储宣布加息75个基点
- ·马斯克继续大裁员:推特最快周一裁减销售和合作伙伴团队
- ·邓红辉:发挥“媒体+智库+数据”全媒体优势 为大湾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持
- ·美联储连续四次加息75个基点,12月放慢加息步伐?对A股影响如何?
- ·青桔电单车被指归还头盔后仍扣费,媒体介入后退款
- ·11月21日盘前策略提示:维持对市场的乐观判断 建议布局困境反转的主线
- ·十万人告别华强北:“一张脸”值70万的故事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