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资产规模增至8.9万亿元
11月24日,国企规模北京市第十五届人大会第四十五次会议听取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2021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资产增至综合报告》。报告显示,国企规模五年来,资产增至全市国有企业资产规模从6.42万亿元增长至8.90万亿元,国企规模累计增长2.48万亿元,资产增至增幅38.6%,国企规模资产“家底”进一步丰厚。资产增至
森林覆盖率上升至44.6%
今年是国企规模国有资产报告工作的第五年,报告对过去五年全市国有资产管理治理工作进行了全面回顾。资产增至五年来,国企规模北京市逐步建立健全国有资产报告制度,资产增至稳步推进国有资产管理公开透明。国企规模国有资产报告体系不断完善,资产增至建立了“横向协作、国企规模纵向联动”工作机制和“子报告—专项报告—综合报告”三级报告架构,实现了市区两级报告制度全覆盖,国有资产底数基本摸清。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不断健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主体任务基本完成,国有金融资本管理体制不断理顺,基本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自然资源资产统一管理迈进新时期。
报告披露,国有资产质量稳步提升,全市国有企业资产规模从6.42万亿元增长至8.90万亿元,资产“家底”进一步丰厚。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完成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任务,森林覆盖率由43.0%上升至44.6%,平原区地下水埋深由24.97米连续回升至16.39米。
国有金融企业资产总额8.83万亿元
2021年,北京市推动各类资产管理改革和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最新国有资产“账本”显示,截至2021年末,全市国有企业资产总额8.9万亿元,负债总额5.83万亿元;国有金融企业资产总额8.83万亿元,负债总额7.92万亿元;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额1.36万亿元,负债总额0.21万亿元。
国有土地总面积35.35万公顷,发现各类矿产129种,森林资源面积85.27万公顷,平原地区地下水平均埋深16.39米,自然湿地资源总面积0.3万公顷,自然保护地总面积约36.8万公顷。
下一步,北京市将继续发挥国有资产在首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持续提升管理效能,推动国有资产管理更高质量发展。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全面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持续提升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继续加强国有金融资本监管,提高金融业稳健发展水平,全面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新京报记者 吴为
(责任编辑:热点)
- 银保监会法规部副主任杜墨: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修订将专门增加对主要股东实际控制人的监管措施
- 国铁集团公布最新防控措施!对涉疫地区普速列车推行车厢静态管理
- 尚福林:要培育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理念 促进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
- 美联储高官轮番登场 焦点转向下周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
- 全国首部规范居民自建房的地方性法规出台
- 深圳市世界观旅游公司因不正当竞争被罚20万
- “薪资已死”?通胀高企,阿根廷民众为工资办“葬礼”
- 续航只能靠堆电池?OPPO Watch团队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 央行:8月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净归还抵押补充贷款282亿元
- 经济日报:筑牢个人信息保护防火墙
- 热搜!大学生点海底捞外卖被炸伤眼睛!海底捞回应......
- 吃生鸡蛋、跪地互扇耳光、罚吃蟑螂,这是企业“服从性测试”?
- 林伯强:采取多元化激励机制,发展“个人碳账户”
- 招商证券被立案调查,创业板15个IPO项目中止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