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多点开花” 为低碳转型注入活水
● 本报记者 石诗语
日前,多点开花中国进出口银行发布消息称,绿色截至9月末,金融该行绿色信贷余额突破4000亿元,为低较年初增长22.81%。碳转多家商业银行也精准发力,型注聚焦于清洁能源、入活生态环保等领域,多点开花持续加大信贷资金支持力度。绿色
同时,金融银行业积极探索绿色领域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为低今年以来,碳转多家银行加大绿色金融债券、型注绿色主题类理财产品等金融工具的入活开发运用,多措并举助力经济社会绿色可持续发展和低碳转型。多点开花
信贷投放加快
中国进出口银行日前发布消息,截至9月末,进出口银行绿色信贷余额4200亿元,较年初新增780亿元。该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进出口银行长期聚焦清洁能源、绿色制造、绿色贸易等领域,持续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国家开发银行日前表示,今年前三季度,国家开发银行持续加大对清洁能源、能源保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等能源重点领域发展支持力度,发放能源贷款4069亿元,其中,发放清洁能源产业贷款2480亿元,新增贷款余额1230亿元。
业内人士指出,绿色项目贷款一般投放周期较长,部分项目动用资金量较大,且需要银行给予较低利率支持。因此,政策性、开发性银行在绿色金融的发展中具有一定优势。
此外,多家商业银行也加大绿色信贷领域的投放力度。工商银行(601398)日前发布公告显示,截至9月末,该行绿色贷款较年初增长约9500亿元,增幅达到34.0%。建设银行(601939)表示,截至三季度末,该行绿色贷款近2.6万亿元,较2021年末增加6300亿元,增幅为32%。交通银行(601328)截至9月末绿色信贷余额超6000亿元,较2021年末增幅超25%,重点支持绿色交通、绿色建筑、清洁能源设施建设运营、能源系统高效运行等领域。
业内人士认为,绿色信贷增速在不断加快,反映出绿色信贷市场的需求巨大,银行绿色信贷业务逐渐成为重要增长点。
运用多种金融工具
今年以来,各家银行除信贷业务外,也综合运用多种金融工具,多措并举助力绿色金融“多点开花”。
据中国债券信息网数据,截至10月18日,今年以来,以银行为主体发行的绿色金融债券总额已超2000亿元。此外,7月末多家银行参与发布《中国绿色债券原则》,为促进我国绿色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中国银行(601988)副行长林景臻表示,近年来,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在制度规划、产品标准、政策支持、激励机制和国际合作等方面不断完善,已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绿色债券市场,并成为绿色项目最主要的直接融资渠道。
同时,为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多家银行与旗下理财子公司推出多款绿色主题类理财产品。中国理财网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与碳中和碳达峰、ESG相关的理财产品共有218只。
今年以来,多家银行试水“碳账户”“绿色账户”等创新金融业务,并根据客户“碳账本”积分情况,提供信用卡额度升级、分期福利、银行卡消费折扣、支付优惠、积分商城权益兑换等个人金融服务。
业内人士认为,银行业持续加大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力度,提高绿色金融产品的多样性,将不断为绿色金融市场注入活力。
加强制度设计
为加快推动绿色金融业务发展,拓展绿色投融资服务,多家银行加强绿色金融顶层设计,致力于为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贡献力量。
日前,国家开发银行制定印发的《支持能源领域碳达峰工作方案》提出,该行将积极发挥开发性金融功能作用,助力夯实煤炭煤电兜底保障作用,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建设银行将环境与气候风险纳入信贷管理全流程,以能效水平、温室气体排放和污染物排放等作为授信审批的重要依据,落实环境与气候风险“一票否决”机制。
(责任编辑:百科)
- 证监会原主席尚福林:增强资本市场财富效应 引导上市公司通过现金分红等方式增强对投资者的回报
- 英国首相特拉斯发表告别演讲
- 韩媒:Netflix在韩国引发争议,三年间在韩销售额超万亿韩元、缴税占比仅为“零头”
- 闻泰科技拟30亿元加码封测项目 发力半导体业务能否助扭转股价颓势?
- 高途:美国证监会相关调查已经结束
- 融资融券标的扩围 应解决两者不平衡发展问题
- 名创优品10月24日耗资约49.95万美元回购43.6万股
- 阳光乳业第三季度净利润减少21.19%
- 微博Q2营收30亿元 调整后营业利润率32%,环比提升
- 完善券商两融利率形成机制 推动货币政策传导效率进一步提升
- ESG基金收益周榜TOP10全部正收益 泛主题主动型表现抢眼
- 厦航、福航今日调整部分福州进出港航班,取消168个航班
- 刘强东为“德邦兄弟”缴齐五险一金 快递公司人工成本高企
- 三季度增速转正,消费复苏形势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