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家德企与中国的双向奔赴:长期主义者的长期回报
进博会成为德国制造业最好的家德舞台
正在召开的第五届进博会,成为了德国制造业最好的企中舞台。
不少德国企业已经有超过一百年的奔赴历史,部分企业长期参与了中国的长期长期现代化进程。在三峡工程、主义南水北调工程中有德国企业的回报身影,在中国家庭厨房、家德三甲医院里也能看到德国企业的企中产品。
中国拥有完备的奔赴工业体系、超大规模的长期长期市场、丰富的主义前沿技术应用场景。“中国市场和跨国企业是回报双向奔赴且共生共赢的关系。”有德国企业高层表示。家德
德国企业以长期主义的企中眼光投资于中国,不少企业在中国也取得了长期的奔赴成功。
百年企业的舞台
德国企业以制造业立足全球市场。
中国是新能源汽车发展最快的市场之一,德国的汽车品牌也以其最新产品呼应蓬勃发展的市场需求。
宝马近年来加快了电动化转型。今年前9个月,宝马集团在中国纯电动车型销量同比增长了65%。在本届进博会上,宝马既展示了它的旗舰电动车型,也带来了其最新的生产方式:BMW iFACTORY是宝马集团面向未来的生产战略,已落地沈阳生产基地。
梅赛德斯奔驰同样如此。他在本届进博会的展车阵容既包含纯电旗舰车型,也有搭载混合动力的产品,它旗下的EQ纯电车型已经实现在中国本土化生产。
据奔驰方面透露,该公司的规划是2025年起所有新发布的车型架构均为纯电动平台,2030年前在条件允许的市场为全面纯电动做好准备。它致力于最晚于2039年实现新车阵容的碳中和。
大众汽车集团与中国市场渊源深远。
“大众汽车品牌、奥迪品牌和保时捷品牌带来了5款纯电动车型,包括一款亚洲首秀新车”, 大众集团(中国)执行副总裁刘云峰介绍说:“此外,大众安徽将展示‘智慧物流’项目的新进展,CARIAD中国也将带来体验项目,以便大家更清晰、深入地了解大众汽车集团在智能化、电动化转型方面的最新进展。”
成立已经130多年的肖特集团,以制作玻璃的工艺而立足全球市场。玻璃是一项既古老又现代的产品。本届进博会,肖特带来的是极富创造性的产品,其系列产品赛绚经加工后弯折曲率半径甚至可以低于1毫米。肖特在实验室中已实现仅有16微米厚的超薄玻璃,被称为“细胞级”超薄玻璃。目前它的产品已经被国内多家手机品牌用于折叠屏手机,如小米、OPPO等。
今年是西门子在中国发展的第150年,也是该集团连续第五年参加进博会。在进博会期间,西门子开放式数字商业平台Xcelerator正式落地中国。它的使命是“赋能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中国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西门子全球执行副总裁,西门子中国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肖松介绍说。
拜耳同样已经进入中国百年。这次它的拉罗替尼亮相进博会,这是首款专为TRK融合肿瘤的成人和儿童患者设计的治疗药物。它针对肿瘤扩散和生长的驱动因子,而非肿瘤原发部位进行治疗,是癌症治疗领域一项重要进步。此外,拜耳的作物科学事业板块还带来了数字育种工具、玉米新品种和种衣剂、颠覆性的矮杆玉米与智能玉米系统。
“拜耳在1882年就到中国来发展,140年来一直深耕中国市场。”拜耳中国公共与政府事务及可持续发展副总裁高勇对第一财经介绍说:“拜耳作为一家百年老店,业务涵盖医疗健康和农业领域。如今在中国大陆,我们有6家工厂,有8200名员工,2021年总销售额是39亿欧元。”
投向创新
重视中国市场的的德国企业,往往投资于中国本土的制造环节,投资于研发创新。
德国的汽车核心部件厂商,博世集团2021年在中国的销售额达到了创纪录的1280亿元。它在中国收获颇丰,也投资不断。仅以最新的投资事项来看,博世商用车转向系统亚太区工程软件中心在今年年初于济南成立;全新的博世华域转向系统武汉研发中心二期即将落成启用;博世未来智能驾驶与控制(上海)研发中心将在本月于浦东新区金桥经济开发区开业。
这些投资的最终目标,用博世中国总裁陈玉东的话说,是为了 “牢牢抓住新征程下的发展机遇”。
2022财年前三季度,西门子中国的新订单额和营收均实现了增长。这主要得益于“在数字化和低碳化等关键领域把握住了增长机遇”,肖松称,持续加强本土化创新能力是西门子在中国市场得以取得长足发展的另一关键因素。
近年来西门子不断强化它的本土供应链布局。今年6月,西门子南京数字化工厂正式投产,这是运动控制领域西门子在德国之外最大的研发和制造中心。10月,西门子在苏州设立的电气产品中国总部正式升级为中国及东亚总部,以加强在本地的战略布局。
即便在疫情期间,博西家电集团的中国增长也好于全球市场,博西家电大中华区总裁唐善达对第一财经表示。该集团2021年营收达到了156亿欧元,同比增长12%,但中国区的营收增长达到了17%。
博西家电集团在1994年就进入了中国,它的大中华区总部位于江苏南京,目前在华投资设立了7家子公司,以及滁州和南京的两大生产基地,一个中国研发中心及亚太数据交换中心。
唐善达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我们所有在中国销售的这些产品品类,目前已经全部在中国做到了本土化的生产。如果说哪一些领域可以做得更好,主要是下面两个方面:一个是从供应链、原材料采购这些方面,可以更多在中国做本土化;第二个是加大在中国的研发力量,本土化的研发,能够很好的利用中国在某一些科技方面、或者某一些领域方面的优势,发挥中国本土化的优势,然后反哺到全球或者是其它的市场。”
随着中国对于合资企业股比要求的放开,德国的汽车集团纷纷加大了对华投资。大众、宝马、奔驰等均分分出手。
今年的10月13日,大众集团和地平线公司双双宣布,大众旗下软件公司CARIAD将与地平线成立合资企业并控股。大众集团准备为其与地平线的合作投资24亿欧元。梅赛德斯-奔驰在过去6年,与合作伙伴在中国共同投资了超过300亿元人民币。它在中国的研发也在强化,近两年其中国研发技术中心和上海研发中心先后投入运营。
在第四届进博会上,肖特宣布了华追加两项投资:一是医药系统事业部在缙云再投资3.8亿人民币的项目,一项是追加7000万欧元投资用于药用玻管厂二期的建设。据肖特集团中国区总经理陈巍介绍,如今这两项投资正在落地实施。
“中国市场在林德体系当中一直是很重要的。我们全球的销售额2021年是308亿美金,中国是第二大市场,仅次于美国。”林德大中华区总裁李臻旻对第一财经表示。林德是全球重要的工业气体和工程公司之一。“我们在中国的信心还是很强,还会进一步加大在中国的投资。”
长期主义者的成功
德国企业在华成功,有赖于坚持长期主义。
中国市场庞大,而区域经济之间又有极大的差异。跨国企业在中国的成功,离不开扎实的本土化。
“一直以来,中国都在梅赛德斯-奔驰集团的长期战略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我们相信,中国将是未来十年最具创新和增长潜力的市场。”奔驰方面对第一财经表示。
随行德国总理朔尔茨访华的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表示:“今年恰逢中德建交50周年。创新和贸易是经济发展的纽带,中德在强化双边关系、推动务实合作方面有着巨大潜力,我相信这种伙伴关系将得到进一步巩固。”
长期投资中国的成果非常明显。
德国车企从满足富裕人群的的高端车型,到满足普通消费者需求的中低车型,都能在中国市场斩获良多。大众集团的全球最大市场在中国,它每年在华销售量数百万辆汽车。中国也是宝马、奔驰和奥迪的第一大市场,中国富裕人群购买了三分之二的迈巴赫产量。
“中德建交50年以来,中德关系不断发展,其中经贸合作发挥了压舱石的作用,特别是在汽车行业。”刘云峰介绍说。
全球汽车产业正在经历一系列变革,包括电动化、数字化、智能化以及移动出行方式的深刻变化。“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在中国,为中国’的发展。近期,大众汽车集团旗下的软件公司CARIAD与地平线开展全新合作,说明我们正在加速强化本土研发能力,加快创新节奏。”刘云峰表示。
在过去的两年,博西家电全球和博西中国的营收都创造了新高。“博西中国目前和德国(营收)其实是有点不相上下,希望明年或者再下一年,我们能够赶超德国,成为博西在全球范围内最大的市场。”唐善达对第一财经表示。
“中国是目前肖特最大的消费市场,但中国的魅力不仅在于市场规模,更在于中国已成为我们创新的源头之一。”陈巍表示。为了拓展本土创新能力,肖特在苏州投资设立亚太区研发中心,为超薄玻璃、5G通信、AR/VR、储能等行业提供技术支持。
“拜耳非常看好中国的市场,中国是拜耳业务的战略性支柱。对于中国业务长期发展的前景,我们是持乐观态度的。”高勇表示。
中国正在经历能源领域的变革,这项变革也需要借助德国企业的技术。
“我认为中国的氢能市场还处在一个布局阶段,真正要把整个氢能市场打开,变成一个可持续化的商业模式,需要几大要素。”李臻旻表示,这包括供给端、需求方以及顶层设计的政策因素逐步到位。“我们也一直承诺把最好的技术带到中国来,然后根据中国本土的产业政策调整。”
在进博会期间,中石油集团与西门子能源签订采购意向书。双方将在输配电设备、工业水处理、压缩机、汽轮机及服务项目等领域继续拓展合作。粤电力同样与西门子能源签订了燃机服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西门子能源与中国的合作伙伴在去年进博会上交流的想法、签署的合作意向在过去一年间都已经付诸实施。不论是产学研在低碳领域加强加深合作,还是能源新技术、新产品落地应用。”西门子能源全球高级副总裁姚振国表示:“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中国式的新型能源体系的支撑。西门子能源有实力、创新能力和先进技术,与众多的合作伙伴一起,共同推进能源转型。”
西门子很早就参与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国众多大型工程项目中都有西门子的身影,其中不乏三峡工程、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等“世纪工程”。
“对于西门子和及更多和我们一样的跨国公司而言,中国拥有完整的产业体系、超大规模的市场、多元化的人才储备以及丰富的前沿技术应用场景,为跨国企业在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市场和跨国企业是双向奔赴且共生共赢的关系。”肖松表示。
- ·增产石油以缓和与美国关系?沙特否认
- ·国家发改委:国内成品油价格按机制上调
- ·亚朵集团:全国被征用酒店五月、六月免品牌使用费和管理费
- ·中国人寿财险廊坊中心支公司被罚35万元:因未按照规定使用保险费率
- ·高途第三季度营收6.06亿元 同比下滑45.6%
- ·北京市住建委:加强辅助疫情防控物业从业人员的防护
- ·网传B站管理层制定不可能任务让员工离职?专家:以“不胜任工作”解除合同,用人单位败诉率高
- ·无锡:适当放宽限购,调整贷款比例
- ·滑落的地产富豪
- ·北京发布数字经济全产业链开放发展行动方案
- ·中信建投策略:北向流入交运,流出食品饮料
- ·“9元时代”又要来了?油价再上调,加满一箱92号汽油多花15.5元
- ·中国证券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安青松:促进新时代证券行业人才的全面发展
- ·外媒:马德里多家医院开始进行猴痘病毒检测
- ·全球粮食持续涨价,这次拉尼娜影响不容忽视
- ·半导体设备巨头齐卖惨:订单积压、收入递延、芯荒难缓
- ·倾其一生研究变压器的朱英浩逝世,共和国今年已痛失25位院士
- ·工信部:1-4月规上互联网企业完成业务收入4437亿元 同比增长2.7%
- ·端午假期机票预订量环比上涨30%,跨省团队游整体交易额或超清明
- ·10家北交所公司今年“穿绿鞋”上市 六成未能增发
- ·联合国大会主席理事会主席韩升洙:金融科技成为数字时代全球金融业创新及竞争的新焦点
- ·应对能源危机还是零排放? 各国接受现实 悄然回到“煤王”怀抱
- ·再次明确!2022年医保改革重点有这些方面
- ·爱奇艺首季盈利是裁员“割肉实现”?龚宇回应
- ·在五城设立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八部门:畅通科创企业上市融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
- ·被美国吹嘘为“世界第八奇迹”的台资工厂,5年了还没个影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