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媒文章:首次“经济世界大战”已经打响?
参考消息网3月21日报道西班牙《先锋报》网站3月16日发表一篇文章称,西媒全球化决定了这是文章一场前所未有的经济世界大战,所有国家无一例外受到俄乌战事影响。首次世界作者是经济马里亚诺·金达尔。全文摘编如下:
随着俄乌冲突的大战打响发生,第一次世界经济战争于2022年2月24日爆发。已经这对战场产生了直接影响,西媒最初的文章闪电战正在变成一场长期消耗战。所以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首次世界经济制裁“等同于西方宣战”,经济他公开承认制裁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大战打响方式打击俄罗斯经济。
全球化决定了这是已经一场前所未有的经济世界大战,所有国家无一例外受到影响。西媒即使是文章印度村庄里用来烤面包的面粉,价格也翻了一番,首次世界并且还有缺货的担忧。乌克兰和俄罗斯占小麦产量的32%,玉米产量的18%。但受影响的不仅是谷物和能源产品,还包括所有原材料,以及化肥、货运和国际贸易,更不用说金融、技术和网络安全了。构成我们当前经济生产链的所有要素都受到了影响,转眼间所有物价都在暴涨,而这还只是开始。
我们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供应冲击,它影响到所有经济领域。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可能会导致地球大部分地区出现短缺和饥饿。我们正处于真正的十字路口,面对两难境地:要么实施制裁并禁止与俄罗斯进行贸易,承受价格上涨、失业率上升和经济增长放缓的后果,要么允许贸易并资助对俄罗斯的战争。
美国总统拜登和英国首相约翰逊已决定禁止与俄罗斯的所有贸易。不仅禁止天然气和石油交易,大多数俄罗斯银行都已从环球银行间金融通信协会系统中移除。该系统汇集了世界各地1.1万家实体,这将使任何产品的进出口变得极其困难。德国反对这样做,但压力很大。主要跨国公司也离开了莫斯科,从麦当劳汉堡包到萨拉服装公司(Zara)商店,再到惠普电脑组件。当这些公司停止向客户提供服务时,技术系统就会崩溃。
意识到上述后果后,普京宣布,对于暂停在俄经营的企业,计划将其资产收归国有,这些企业将转由俄罗斯人或者印度等友好国家的专家经营管理。
俄罗斯暂停付款(即债务违约)的可能性也一直存在,这意味着西方主要企业将无法收债。这一资金断裂将在世界金融领域引发灾难。俄罗斯领导人表示,他们已做好自卫准备,如果西方让俄经济崩溃,它也别想好过,俄有6000枚核弹头等着西方。
短短两周内,世界已从全球贸易转变为集团经济。作为欧洲主要粮仓以及能源和原材料供应国以换取资金和技术的俄罗斯,已发生180度转变。柏林不再是其首选合作伙伴。这意味着,如果中短期内局势得不到解决,欧洲将注定成为高度依赖美国集团的地区。
经历过西班牙内战的人认为,战后比战争时期还要艰难。有更多的仇恨,更多的饥饿和死亡。因此,即使俄乌达成停火并签署停战协议,第一次经济世界大战造成的后果仍将无法解决。乌克兰可能通过新的马歇尔计划重建。问题是,当仇恨仍在并阻止各方之间的任何和解时,该如何克服集团经济。恢复正常化的和解需要很长时间。
- ·巴菲特卖了超600万股!相守14年来首次减持比亚迪,或已套现17亿港元,豪赚超30倍!
- ·钱坤投资:市场连续三天突破万亿 主升浪阶段就要顺势而为
- ·中国电建:拟逾49亿元转让所持房地产资产
- ·前澳洲央行行长称房东无法阻止政策紧缩 料现金利率将“大幅上升”
- ·一图看懂百度Q3财报:营收325亿元 Apollo Go提供47.4万次乘车
- ·【深度报告】北半球春播收尾 有什么需要关心
- ·欧元区19国今年一季度经济同比增长5.4%
- ·全文|汇添富基金经理李彪:养老第三支柱的建设即将进入新纪元
- ·被“反噬”的硅谷大厂: 裁员潮涌 经济严冬下为过度扩张埋单
- ·欧元区19国今年一季度经济同比增长5.4%
- ·“65折”包揽90亿定增,实控人抄底?亿纬锂能要动力电池大扩产
- ·富国基金张子炎:公募基金是养老金投资的主力军
- ·活久见!3年收益1天跌光,这只债基单日暴跌12%…啥情况?
- ·九部委纠正医药领域不正之风 抗肿瘤药、医生直播带货等被点名
- ·公安部:去年全国抓获涉黑恶嫌犯1.7万名,破案1.9万起
- ·人保资产首笔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成功落地
- ·FTX“债务窟窿”有多大?前50大债权人名单出炉:欠款超30亿美元
- ·社科院徐奇渊:不论越南还是印度,要取代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难度都很大
- ·北京丰台区连续7日无新增社会面病例 6月9日起转入常态化疫情防控
- ·护眼贴能防近视?药企巨头也在宣传上“作妖”
- ·农行副行长张毅:用更加多元、智能、便捷的金融服务助力新市民实现未来愿景
- ·大自然保护协会靳彤:建立自然资本核算体系,协同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双碳”目标
- ·商务部:四方面推动外贸保稳提质,回流订单流出影响整体可控
- ·泰达宏利张晓龙:沪深300、中证500的长期收益率优于标普500和纳斯达克指数
- ·平安理财总经理张东:理财公司需以资产配置为内核 坚持稳健定位
- ·国务院国资委:要打破科技人员薪酬待遇“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