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新篇章
原标题:谱写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新篇章
本报记者 吴 焰 韩俊杰 游 仪《 人民日报 》( 2022年07月22日 第 09 版)
数据来源:中共安徽省委组织部 安徽省统计局
底图:合肥城市风光。谱写篇章
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供图
巍巍大别山,现代传承红色基因;滚滚江淮水,化美好安徽建激荡发展脉动。设新
党的谱写篇章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到安徽考察,现代为安徽高质量发展擘画蓝图。化美好安徽建10年间,设新江淮大地发生历史性变化,谱写篇章取得历史性成就。现代
2021年,化美好安徽建安徽生产总值首次站上4万亿元台阶,设新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谱写篇章全省生产总值在全国的现代排名从2012年的第十三位上升到第十一位,人均生产总值从第二十一位上升到第十三位,化美好安徽建由“总量居中、人均靠后”迈向“总量靠前、人均居中”。
今日安徽,全省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努力在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更大作为,谱写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新篇章。
抓住机遇,推进高质量发展
盛夏时节,昌景黄高速铁路安徽段建设施工现场一片繁忙景象。高铁将于今年底通车,届时黄山市的祁门县、黟县将通上高铁,皖南地区进一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2012年,安徽高铁运营里程仅为726公里。2019年12月1日,京港高铁商丘至合肥段、郑州至阜阳高铁开通运营,安徽实现“市市通高铁”。截至2021年底,安徽省高铁运营里程已达2432公里,居全国前列。
高铁之变,是过去10年间安徽加快发展的一个缩影。
“经济总量居中,人均GDP靠后”,很长一段时间,人们这样概括安徽在全国的位置。2012年,安徽生产总值位列各省份第十三位,人均生产总值则比较落后,居第二十一位。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按下快进键,为安徽高质量发展增添强劲动力。
科技攻关取得新突破。安徽不断深化上海张江和安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心同创”,锚定创新共同体,加快参与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
绿色共保取得新进展。安徽在省际毗邻地区探索建立生态环境标准、监测、执法“三统一”,与沪苏浙两省一市共同签署《长三角地区联合做好长江“十年禁渔”合作备忘录》。2021年,安徽境内长江流域水质优良比例达92.7%,新安江流域水质优良比例保持100%。
开放合作迈出新步伐。马钢集团与中国宝武集团实施战略重组;整合组建省港航集团并纳入上海组合港;复制推广上海自贸试验区制度经验,推出包括212项赋权事项的安徽自贸试验区清单;合肥、芜湖、蚌埠片区与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金华片区开展战略合作。
2021年,沪苏浙在皖投资在建亿元以上项目4167个,实际到位资金超过9000亿元,同比增长22.6%。牵头成立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加快建设长三角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长三角高附加值绿色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在不断壮大自身的同时,安徽以“有为”争取“有位”,积极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贡献力量。
今年3月底,为进一步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推动工业转型升级,促进高质量发展,马鞍山市工业企业用地亩均效益评价实施办法正式出台。此前,当地已累计开展3轮亩均效益评价,2021年工业企业亩均税收16.73万元,同比增长29.29%。
2021年11月,安徽省10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广亩均效益评价工作的意见》,全省推进工业企业亩均效益评价改革。“与10年前相比,我们对高质量发展有了全新认识。”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厅长牛弩韬说,亩均效益评价改革将有力推动全省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新旧动能转换。
创新驱动,打造产业新高地
从谈判到签约23天,从签约到开工42天……6月30日,合肥基地整车下线活动在长丰县下塘镇举行,写下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新的一页。2021年7月,比亚迪与合肥市达成协议,项目一期总投资150亿元,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 500亿元以上。
10年前,很多人印象中的安徽,还只是一个农业大省,制造业也停留在洗衣机、电冰箱等传统白色家电。
现在,安徽在牢牢扛稳全国粮食主产区责任的同时,全省产业结构迎来巨大变化,正着力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集聚地、改革开放新高地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
2021年,安徽制造业增加值超万亿元,全国排名第十位。“家电之都”“新能源汽车之都”……安徽成为制造强省赛道上的“新晋种子选手”。
“这是安徽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探索实践取得的成果。”安徽省发改委主任张天培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强调“把创新作为最大政策”,要求“进一步夯实创新的基础,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培育新兴产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持续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根基。
合肥的后来居上,是一个有力例证。从生产总值千亿元量级到2020年迈上万亿元台阶,合肥仅用了14年。
在合肥,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人工智能入列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合肥智能语音入列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国家智能语音创新中心落户合肥;新型显示实现“从一粒沙子到一台整机”的全链布局,成为世界重要的显示产业基地;集成电路集聚产业链企业300余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头部企业大众、蔚来、比亚迪接连落户。
放眼全省,创新正成为安徽新的标识。
安徽省级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建成32家,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崛起,一批传统钢铁企业升级换代,农业在科技赋能中提速增效,制造业增加值、数字经济增加值均超万亿元,以“芯屏器合”(芯片、显示屏、装备制造及、人工智能和制造业融合)为标识的现代产业体系正加快构建。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人才是关键。从2013年开始,安徽持续实施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招引计划,10年来仅省级就累计扶持274个团队在皖创新创业。安徽利维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2018年落户滁州,在各级政府支持下,先后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院所合作,解决重大技术难题,2021年跻身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
2021年,安徽高新技术企业净增2500多家,总数超过1.1万家。“量的跨越和质的提升背后,科技创新是关键一招。”安徽省统计局局长陈军表示。
10年间,安徽“制造”正向“智造”升级,并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努力建设工业互联网高地。
2021年9月,由安徽省经信厅与共同打造的工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正式上线。截至今年6月底,该平台集聚企业近6万家、科研人员近3000人、高校院所145家。安徽省已重点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130家,连接300万台设备、3215个工业APP、3114个工业模型,服务企业13826家。
共享成果,办好民生实事
大山深处,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里,村民陈泽申起了个大早,将货架上的土特产摆放整齐。2017年,陈泽申脱了贫,现在住上了两层楼。“卖土特产收入5000元,产业奖补2000元,公益性岗位每月620元……”算起家里的收入账,陈泽申对未来更有信心。
在合肥市蜀山区,西园街道光明社区67岁的居民张晓健不再为吃饭发愁,“社区新建了老年食堂,方便又实惠,还能送餐上门。”
过去10年,安徽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大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力度,在补发展短板,增民生福祉,提高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上下功夫,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2020年底,安徽48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00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3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后,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今年7月,《安徽省促进大别山等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条例》正式实施,建立健全革命老区精准帮扶机制,提升革命老区劳动者技能素质,加强对革命老区民生工程的投入等。
10年间,安徽累计投入200亿元,解决2000多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8000多个美丽乡村中心村提档升级;全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5倍。
10年间,安徽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马鞍山、安庆、铜陵、蚌埠市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全省累计建成公共图书馆131个、文化馆123个、博物馆232个,村级综合文化中心覆盖率提高到98%。
10年间,安徽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快于全国平均水平,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1年多,三级医疗机构数量增长近3倍,人均预期寿命提高2岁多。今年,安徽拿出150亿元,实施优化公共交通、解决停车难、完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加大15分钟健身圈建设等10项暖民心行动。
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图景,正一步步加快变成现实。
-
英伟达高端GPU供货受限?自动驾驶域控制器相关企业:不涉及被限制芯片出具的天夏智慧2016年年度审计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亚太所及两名CPA领罚单上海家化上半年营收超37亿净利润逾2亿 无惧疫情影响下半年力争恢复性增长俄罗斯能源收入今年有望增近四成 天然气平均出口价格将至少翻倍上市审批提速、布局基因编辑……上海16条生物医药新政都有哪些“干货”?CEO“唱罢”CMO登场?魏牌高管讨论辅助驾驶,不忘为自家产品打call!网友:看疗效昆明文旅局答网民:正策划环滇池旅游度假区,民族村将提质升级周三美国WTI原油收高1.8% 四日来首次上涨国家疾控局:部分地区疫情扩散速度加快 防控难度不断加大当前高温干旱对农业影响多大?未来趋势如何?专家解读→
- ·受疫情、惠民保产品崛起等影响,百万医疗险该如何顺势而变?
- ·很突然!西方巨头为什么松开俄罗斯这个命门?
- ·争夺“抄家事件”热度?彭斯喊话称愿考虑参与国会骚乱听证
- ·杭州银行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1.67% 非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48.00%
- ·周学军:金融国际合作为全球产业链升级注入新动能
- ·开盘:美股周五低开 国债收益率攀升令科技股承压
- ·证监会批准开展菜籽油和花生期权交易
- ·南方锰业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4.53亿港元同比增加1955.03%
- ·高途Q3财报:收入6.062亿元,宣布5000万美元回购计划
- ·经济参考报:多领域挖潜 激发社会资本活力
- ·农银理财前7个月实现净利润14.5亿元 三年累计创造理财收益超2000亿元
- ·近4年来沪苏浙皖三省一市经济规模稳步提升 长三角一体化开创新格局
- ·生物谷又现股东占款 可从三方面加以规范
- ·三部门:2023年初步建成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
- ·北京医保通知详细解读|个人“小金库”没了?北京9月1日起个人医保账户定向使用
- ·风向突变!4000亿龙头几近跌停,光伏赛道掀价格战?电力、农业股却走强,啥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