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前瞻|落实“双减”提质增效,代表委员将提出哪些建议?
教育部网站2月23日发布消息称,双减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两会落实二十大精神,全面了解各地各校2023年春季开学工作情况,前瞻确保教育系统稳定和学校师生健康安全,提质教育部于近日开展春季开学工作专项调研。增效
调研重点关注学校开学条件保障、代表新学期教学工作安排、将提校园安全、出建食品安全、双减高校健康驿站建设、两会落实中小学幼儿园疫情防控、前瞻落实“双减”提质增效、提质学生心理健康等方面。增效
其中,代表“双减”是将提近年来全社会关注的话题,也是2022年全国两会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言献策的重点之一。2023年全国两会,围绕落实“双减”提质增效,代表委员又将提出哪些建议,令人期待。事实上,不少代表委员已在全国两会前进行了“剧透”。
譬如,据融媒体新闻中心消息,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党委书记李静准备的建议包括“关于‘双减’政策下课后延时服务课程设置的建议”:希望国家、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出台更具体的课后延时服务的时间安排、课程设置、师资保障、场地提供等行业指导,让“双减”政策能够可持续健康执行下去。
全国政协委员、民革陕西省委会副主委、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发展研究院院长杜海峰今年也聚焦“双减”。
“作为新一届的全国政协委员,今年两会期间,我将聚焦‘双减’背景下中小学课后服务改进。”2月23日,杜海峰在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时说。
杜海峰在调研过程中发现,虽然央地政策共同发力,中小学课后服务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目前城乡差异、地区差异仍然显著,并存在教师超负荷工作、教师开展课后服务的津贴和补助落实不到位、服务评价机制不到位等问题。
“为了简化工作,不同地区、不同年级的课后服务财政补贴和收费标准还存在明显的‘一刀切’现象。”杜海峰说,不同年级的课程要求不同,课后服务内容也有差异,统一的收费无法体现,对教师的积极性有一定影响。“一些西部偏远地区还存在课后服务经费难以保障的问题,导致正常工作难以开展,学生的多元化需求难以满足。”
针对以上问题,杜海峰也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包括“促进优质资源均衡,加强课后内容共享,实现课后服务机会均等,让学生能够公平地享有课后服务资源”“采取多重激励形式,缓解教师职业倦怠”“因地制宜筹措经费,定向倾斜贫困地区”等。
(责任编辑:综合)
- 美国11月Markit服务业、制造业PMI初值均不及预期 经济存在进一步陷入衰退可能
- 国企助横琴服务澳门经济适度多元 聚焦大消费促琴澳一体化发展
- 荷兰合作银行:美联储利率峰值恐达5% 2024年前料难转向
- 费德勒宣布退役:一位超级体育偶像在中国的流行史
- 周亮在2022年金融街论坛和亚洲金融高峰论坛上的讲话
- 台风“梅花”过境长三角 区域内上市公司多举措保经营
- 下手了!德国正式“接管”俄石油公司在德业务,朔尔茨:已经为报复做好了准备!
- 保利、万科、金地等上市房企大力推动绿色建筑发展
- 特定养老储蓄产品 已在五城正式开售
- 股东持续增资支持做大做强 中航证券年内再度提升注册资本金
- 北京市将建29个城市消费中心 规划打造4片国际消费体验区
- 多种因素拉动,种业公司四季度增势可期
- 快递客服出售大量用户信息获利24万,检察机关展开“三责”同追
- 深夜通报!中芯国际董事任凯被查,系大基金相关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