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经济连续第二个月萎缩 原因是核酸做少了?
据英国国家统计局(ONS)6月13日公布的英国月萎因核数据,今年4月,经济英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预计下降0.3%,连续远远低于经济学家此前预测的缩原酸做少增长0.1%。英国国家统计局称,英国月萎因核这是经济自今年3月以来,英国GDP连续第二个月下降。连续
英国国家统计局指出,缩原酸做少在英国调整核酸检测等健康政策后,英国月萎因核“人类健康活动”的经济减少是拖累4月英国GDP的主要原因。但是连续在市场来看,更本质的缩原酸做少问题是英国目前正面临经济复苏停滞和通胀高企的双重压力。在英格兰银行收紧银根、英国月萎因核转向加息的经济过程中,英国经济必然将进一步承压。连续
ONS数据截图4月GDP下降,原因是核酸检测做少了?
英国国家统计局指出,当月服务业下降了0.3%,这是4月GDP表现糟糕的主要拖累因素。继今年3月下降0.2%之后,英国服务业4月连续第二个月出现了负增长。英国国家统计局称,“人类健康和社会工作活动下降了5.6%,这是4月份服务业下降的主要负面因素。”
今年2月,英国首相约翰逊正式宣布了“与新冠共存”的计划,英格兰从4月1日取消新冠疫情相关限制法律和大规模免费检测。英国国家统计局表示,“人类健康活动”的下降,反映了在英国各地的检测政策发生变化后,新冠病毒(COVID-19)NHS检测和追踪活动的显著减少。同理,该门类下无住宿的住宅护理活动,以及社会工作活动也分别下降了0.6%和0.1%。
言下之意,如果抛开疫情支出减少的因素,英国4月经济表现或将更接近外界预期。
ONS数据截图经济停滞已在眼前,英国2023年的经济增长预期被下调至零
在欧美多国高通胀(高物价)叠加激进加息预期的合力作用下,消费成为经济增长或复苏的重要抓手。从英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4月数据来看,英国目前消费表现尚可。在支出上升和加税等政策影响下,今年4月面向消费者的服务产出仍增长了2.6%(3月下降了1.8%)。
不过英国消费端的表现究竟如何,尚需要即将出炉的5月数据进行比对。
按照行业来看,今年4月,英国生产和建筑业分别下降了0.6%和0.4%。这是自2021年1月以来,所有主要行业首次对月度GDP估算做出负面贡献。从建筑业来看,2月罕见的极端天气肆虐,刺激了3月房屋维修维护需求的增长。在这一阶段性红利消耗殆尽后,通胀和加息带来的影响或将显现。
ONS数据截图事实上,生产端已经看到了这种苗头:由于价格上涨和供应链短缺压力,英国制造业已经出现大幅收缩。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4月份的数据证实,英国经济复苏已陷入停滞。此前英国经济已两个月没有增长,这是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物价飙升和经济扩张乏力的最糟糕组合。”
在通胀方面,4月份英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9%,系40年来最快水平,这也是七国集团(G7)成员国中最高的;在增长方面,上周经合组织(OECD)将英国2023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零,这是二十国集团(G20)中除了俄罗斯以外最低的。在市场看来,英国难逃高通胀和利率上升的影响。
经济研究机构Pantheon Macroeconomics经济学家托姆斯(Samuel Tombs)表示,英国第二季度GDP增速将低于英国央行0.1%的预期。由于预期通胀将加速,他预计英国货币政策委员会(Monetary Policy Committee)将在周四开会时加息25个基点,至1.25%。连续第二个月萎缩的英国经济,正在面临更多不确定性。
相关文章:
- 刚裁员又招聘?马斯克打造“硬核”推特又有新动作
- 行业不景气! 加密货币经纪商Voyager申请破产保护
- 十年收益率排倒数第二!金元顺安权益类基金遭业绩规模“双杀”?
- 沪指重挫!半导体强势拉升,短线反弹还是趋势向上?这一板块多股狂拉20CM涨停,发生了什么?
- 2022金融街论坛:全球金融科技大会专场活动聚焦全球金融科技发展与技术生态合作
- 油价暴跌,高油价时代过去了吗?
- 深圳:实施“首贷户”贷款贴息 2022年新增“首贷户”2万户
- 美国至少23人感染李斯特菌,或为冰激凌所致
- 营收44.81亿元、亏损同比收窄64.62% 顺丰同城年中交卷:即配市场将引发“边界想象”?
- 估值一度近百亿,这个电商独角兽App将停运!创始人抖音粉丝达437万,曾四场直播带货销售额9000万
- 借力世界杯,分羹2290亿美元!在“水比油贵”的卡塔尔,中国企业建造了14个足球场大的蓄水池……
- 德信中国:对旗下本金为3.483亿美元的优先票据交换要约
- 补足方式增加!银行卡微信支付宝也可用于补足北京社保卡支付不足部分
- 上海最高龄炒股奶奶105岁了,这一年,她又赚够了买小菜的钱
- 三大航司召开业绩说明会 国际航线增班态势渐趋明显
- 险企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规定出炉!需符合7项条件,可提供年金保险、两全保险等产品
- 中国数字贸易规模、顺差实现“双升”,仍需加快对接高标准贸易规则
- 央行:8月对金融机构开展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共4000亿元 利率较上月下降10BP
- 多方共议个人养老金发展:深入推进养老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提高普惠性和可得性等方面多下功夫
- 黄向阳:积极立足省级联社改革,构建全面风险防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