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经侦:警惕虚拟货币“挖矿”活动衍生刑事风险
来源:贵州经侦总队/贵州省公安厅网站
近年来,挖矿币圈“造富神话”让虚拟货币走进更多人视野,贵州也让众多玩家对虚拟货币交易的经侦警惕前置环节“挖矿”趋之若骛。2021年9月24日,虚拟刑事国家发改委、货币活动央行等11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整治虚拟货币“挖矿”活动的衍生通知》,通知明确虚拟货币“挖矿”属于落后工艺,风险对产业发展、挖矿科技进步不具有积极的贵州带动作用,虚拟货币“挖矿”活动将受到全面监管和清理。经侦警惕“挖矿”活动本身存在较大的虚拟刑事刑事风险,社会大众需多加关注并加以防范。货币活动
一、衍生“挖矿”的风险相关概念
虚拟货币“挖矿”就是用计算机CPU和显卡运行某种特别算法,计算出符合其特定规则的挖矿一个解,这个解就是一个虚拟数字货币。其本质就是生成一个新的区块,然后将新生成的区块和原本的区块加密打包在一起,也就形成了所谓的加密数字货币,在这个过程中,维护虚拟货币平台会给出一些奖励。
二、“挖矿”衍生的刑事风险
(一)组织领导传销犯罪。比特币等虚拟币的热度不断升温,价格也不断上涨,许多人想要通过“挖矿”来实现发家致富,挖矿的人也越来越多,但大多数人对挖矿的了解并不多,许多不法分子就利用这种信息不对称以“挖矿”或者“矿机”的概念来吸引一些人加入到他的组织,并发展一定层级,不断发展下线,实施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犯罪。
(二)非法集资类犯罪。一些不法分子在没有任何资质的情况下,打着投资“挖矿”“虚拟货币”等旗号,以高额回报或保本付息为由,鼓动不具备专业知识的投资户购买不等份额,实施非法集资犯罪活动。
(三)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类犯罪。以比特币为例,比特币核心在于密钥,是区块链中认定用户持有比特币的凭证,一旦丢失密钥,虚拟币即成为“死币”,永远丢失。犯罪分子在明知他人持有比特币的情况下,往往会采取黑客手段远程破解电脑,盗窃他人合法持有的比特币密钥,实施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类犯罪。(四)诈骗类犯罪。比特币的暴富效应如同漩涡,不断吸引不懂区块链技术的投资客加入,犯罪分子利用投资客的信息盲点,搭建境外平台承诺提供人民币、虚拟币互相兑换服务,收割一定“韭菜”后关停平台,套现离场;或者提供虚假的区块链虚拟货币与比特币或者人民币互相兑换,这种行为往往涉嫌诈骗。
(责任编辑:焦点)
- 外汇局局长潘功胜:外汇市场韧性增强 人民币资产避险属性日益凸显
- 百亿钢铁项目宣告取消!什么情况?
- 国际油价连续四天上涨,欧盟将对俄油实施价格上限
- 长假期间投资级中资美元债收益率平均上行0.65BP,投机级小挫
- 山西:创新驱动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 克里米亚大桥突发大火后受损,乌总统办公室顾问发文:“这是个开始”
- 北京今日新增2条传播链 25例病例共存在10条传播链
- 暴跌14%,蒸发近300亿!理想汽车,什么情况?机构关注港股四类机会
- LPR连续三个月维持不变 多地房贷利率已降至历史低位
- 消息称马斯克想把收购价格压低30% 但被Twitter拒绝
- 欧盟反垄断监管机构约谈微软,想知道收购动视暴雪后能否公平竞争
- 新华全媒+|“黑土粮仓”迎秋收 大豆扩种见成效
- 遇难者升至38人!应急管理部部长赶赴现场
- 元气森林降速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