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医院住院患者可享“三甲”服务
近日,三甲记者探访了朝阳区太阳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
该中心辐射周边三万余居民,医院是住院朝阳区最大的一家社区医院。去年12月中旬以来,可享已为不少新冠患者提供输液、服务转诊等服务。三甲
该社区医院还收治新冠住院患者。社区记者了解到,医院朝阳区统筹辖区医疗资源,住院利用医联体、可享分级诊疗等形式,服务加大了基层医院分流收治患者的三甲力度。
社区医院可提供输液等服务
1月2日中午,社区朝阳区太阳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层输液室,医院十余名患者正戴着口罩坐在椅子上,等待输液完成。他们大多于近期感染新冠,尚未病愈。
“我老伴今年七十多岁了,去年12月感染的,阴了之后又发烧、咳嗽,有肺炎,医生让输液。”一名女士告诉记者,他们先去望京医院就诊,在那里输液三天,但大医院急诊就诊人数多,患者和家属都很疲累。后来得知家门口的社区医院也可以输液,从上周开始,便从大医院取药、来社区输液。经过近一周治疗,症状已有明显改善。
中心主管护师李慧介绍,来输液的患者基本都是先在三甲医院检查完,为控制继发感染和咳痰等症状,需要输头孢、氨溴索、左氧氟沙星等药物。整个流程包括三甲医院看诊、输过一次液且无不良反应,开具盖章的治疗单、医嘱单、药品,然后来社区挂号,由医生检查并开本院治疗单,进行输液。
“来输液的话能很快接待,即便要等,最长也就十分钟。”她说。
该中心主任白勇涛介绍,之前该中心每天输液患者只有几名。随着疫情发展,去年12月18日开始,不断有患者从大医院下沉来社区输液。中心增设了人手、设备。
三甲医院医生来社区查房、会诊
在六层病房,83岁的新冠感染者张奶奶正在住院。上周,中日友好医院专家来中心查房,出具了对张奶奶病情的治疗意见,经几日治疗,目前已见好转。
白勇涛介绍,该院病房目前收治61名患者,32名为新冠肺炎,其中一半为三甲医院下转,一半为直接首诊入院。对于存在不确定性的病例,医务人员可通过远程会诊的方式征询上级医院意见。
1月2日上午,两位医生与中日友好医院放射科、呼吸科专家进行了视频连线。该院一名社区医生询问:“7楼25病房的老太太,有呼吸睡眠暂停问题,血氧低,用了高流量通气及激素,现在血氧95以上,CT复查有所吸收,还需要继续治疗吗?”中日友好医院呼吸科专家回答:“她的基础疾病,健康时指标也不会完全正常,激素见效可以停,高流量浓度不要给太高,30%就可以。治疗差不多可以离院。”
白勇涛介绍,该院属于中日友好医院医联体、北京妇产医院妇科医联体、儿研所儿科医联体成员单位,大医院的专业资源可辐射到社区。
分级诊疗 医联体内设置绿色转诊通道
朝阳区分级诊疗体系中,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诊遇到疑难重症、原有疾病加重或出现复杂变化时,可协调医联体单位开通绿色通道进行转诊;如患者在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治疗稳定后,可以转诊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近康复治疗。
“在原医联体运行模式不变、机构对应关系不变的基础上,朝阳区构建一级、二级、三级三个等级的分级诊疗合作模式。”朝阳区卫健委主任张瑞表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级合作医疗机构作为一级诊疗单位,对就诊的患者提供住院治疗,对急重症患者完成转诊;接收医联体内、分级诊疗二级合作医疗机构转入的门诊患者输液服务,接收轻症或康复期患者住院或康复期治疗。
新京报记者 戴轩
(责任编辑:探索)
- nbakids童装质量不合格被罚
- 招商基金李湛:LPR下调利好地产及消费
- “通胀!利率!衰退!”今年华尔街“最准分析师”:市场面临三重冲击
- 5年期以上LPR报价创历史最大降幅 对房地产市场和购房家庭有何影响?
- 营收增长、大幅减亏,但快手海外业务也很难讲出新故事
- 可怕的不是美股逼近熊市 而是市场还未陷入恐慌
- 获重庆国企组团纾困? 金科内部人士:正在洽谈
- 印尼棕榈油政策又变了 需确保食用油存货有1000万吨!
- 人民日报:提高夜间消费便利度和活跃度
- 汪泓:应对复杂外部环境更应增强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信心
- 美国网民抱怨看病时哭了被多收40美元,评论区更精彩
- 北向资金跑步入场,开盘不足半小时流入近60亿元
- 韩国开始审查股票做空交易,率先拿摩根士丹利开刀
- 俄罗斯对芬兰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