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健康”为何成为年轻人刚需
实习生 陈熙美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许子威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双11’,囤健康我的为何购物‘战场’在健康领域。”正在读大三的年轻何青买了U形枕、筋膜枪、人刚滴眼液、囤健康暖宫贴、为何足浴包、年轻黑芝麻……
为何“囤”大量养生产品?人刚何青说:“平时学习压力大,颈椎和眼睛都明显发酸。囤健康有一次去看医生,为何他建议我日常注意保暖,年轻所以就等着“双11”大促解决问题了。人刚”
今年的囤健康“双11”,健康消费需求依然强劲。为何据了解,年轻以家庭为场景的健康消费呈现两大趋势,第一是居家健康管理趋势明显,人们开始购买家用呼吸机、雾化器和洗鼻器等医疗器械,在自家构建“小诊室”;第二是“囤健康”的趋势显著,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填充”药箱,家庭常用药、慢病药品储备充足,带来满满的健康安全感。
一项调查报告显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担心身体出现“不适”。数据显示,年轻人最常见的身体问题集中在眼部,超过56%的受访年轻人有近视、干眼症等眼部问题,此外,还有35.08%的受访年轻人被失眠困扰,32.96%的受访年轻人有脱发问题。
像何青一样趁“双11”大促“囤健康”的年轻人不在少数,这也使得各电商平台开始用各式各样的大促方式吸引年轻消费者。记者梳理电商网站发现,关于面膜、鱼油等多个健康消费品类的厂商,都倾向于将产品降价的“直给式”优惠;体检机构、牙医诊所、医美机构等垂直类服务供应商,更依赖于推出各种组合式服务套餐;对于电商平台来说,则以健康清单、器械指南等方式进行推送,用组合打包购买的方式来吸引消费者。
面对五花八门的营销方式,消费者选择付费的动力依然是“品质”和“价格”,做足功课才会下单。
“很多保健产品一直放在购物车里,平时舍不得花钱买,只能趁着大促来买了。”生活在广州的王喜在充分研究了跨店满减、红包和优惠券后,终于决定为自己购买一把按摩椅,“用了一个多月在网上查攻略和指南,最终才锁定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从养生茶、筋膜枪、艾灸仪等保健产品到健康套餐、体检套餐……年轻人对医疗保健的定义早已不再是“保健治病”“预防为主”,而是打上了“改善状态”“追求美丽”等标签。
对于20岁的在校大学生戴琴来说,为了保持体重,健康轻食已经成为购物车里的常客。这次“双11”大促,戴琴关注到了某社交平台上“爆火”的全餐代餐服务,看到众多网络博主推荐,她决定“跟风”。
戴琴介绍,全餐代餐服务是一项提供给消费者的健康饮食解决方案,用户下单后,品牌会引导用户添加企业微信导购,同时也会为用户配备专业顾问解答身材管理相关疑问。
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以解决健康问题为导向的基础上注重外在颜值和身材管理,在社交媒体上出现了诸如“智商税”“安全性”“个体差异太大”的争议。
“不论营销手段多花哨,终究抵不过安全性。”对于爱美的职场达人周芝依来说,新服务模式的产生固然有吸引力,但她认为不应只关注产品的营销,还要充分考虑服务的专业性和可信度。
周芝依原本计划购买一些医美产品,经过比较和考量,她在朋友的推荐下通过电商平台购买了某医院的医美套餐,“考虑到医院更加有保障,所以我更加倾向于选择正规医院进行医疗保健”。
“健康的意义不仅仅是一副好身体,更是积极生活的底气和动力。”周芝依说。
(责任编辑:热点)
- 爱奇艺发布2022Q3财报:当季净增会员数超千万,运营利润和市场份额双增长
- 中国银保监会河南监管局1名处长、1名副处长被查!不到一个月,河南金融系统已有8人“落马”
- 官方称抚州是典型“未富先老”,超四成老人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
- 酒店回应“男子将醉酒女子扛入酒店”:二人是情侣
- “第二支箭”扩容首批民营房企落地
- 欧洲能源价格飙升,墨西哥湾多个石油平台停产!资源股暴涨,行情能走多远?
- 期货大咖聊大宗:棕榈油最近上涨来自于宏观提振 基本面并不支撑出现大幅上涨
- 蚌埠:8月15日起对固镇新淮河村镇银行账外业务客户本金单人合并金额25万-35万元的开始垫付
- 美国抵押贷款利率连续第二周大幅回落 触及两个月低点
- 英国第二季度经济陷入萎缩!英央行已发出衰退警告
- 每日优鲜败走、叮咚买菜咬牙盈利 “前置仓”被证伪还是被证明?
- 全国社保基金会:去年考评结果显示委托投资组合总体运营稳健
- 奋力把新福建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 拥有博士学位,“80后”女干部秦艳任内蒙古文旅厅党组书记,提名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