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推进城镇化,为何着眼于县城?
中共中央办公厅、半月国务院办公厅近期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谈推城镇化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专家普遍认为,进城《意见》的镇化着眼出台对于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为何那么,于县此番城镇化部署,半月为何特别着眼于县城呢?谈推
回应县域经济面临的挑战
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下行压力增大的进城背景下,不可讳言的镇化着眼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为何活力受到影响,如何进一步激发县域城镇化的于县经济动力,成为社会关切所在。半月
“人、谈推地、进城钱”是推进县域城镇化建设的三大核心要素。三方面要在变局与挑战中仍能实现有效协同,就要求县域城镇化建设要有多元化发展思路、可持续发展意识,再不能无序扩张、缺乏长期眼光。《意见》正在这方面为县城发展提供了权威指引。
《意见》提出将县城发展划分为5类,并提出相应的发展方向,包括加快发展大城市周边县城、积极培育专业功能县城、合理发展主产区县城、有序发展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城、引导人口流失县城转型发展。这就为未来一段时间各地县城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提供了指南。
循着多样化路径,提升聚人聚产的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就成为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关键点。这一关键能力的提升,需要与户籍制度改革、城镇公共设施均等化等政策改革同时落子。
县城发展更要聚焦质量
如何进一步提升县城的吸引力、竞争力与发展潜力?关键是增强原有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承载能力如何增强?如《意见》所提示的,县城发展更要聚焦质量。
目前我国一些超大、特大城市的中心城区出现人口过密、功能过载的情况,周边县城正可起到疏解非核心功能作用。同时,随着城镇化不断推进,农民进城安家就业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县城正可以此为契机,提升对周边乡村的辐射带动效果。
当下,大部分县城由于之前规划水平不高,投入相对不足,现有基础设施、产业配套、公共服务等方面综合承载能力与其作为城镇化重要载体的使命还有差距,存在不少短板弱项。
为此,《意见》指出,统筹县城生产、生活、生态、安全需要,补齐县城短板弱项,促进县城产业配套设施提质增效、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基础设施提级扩能。一言以蔽之,就是促使县城走上高质量发展、内涵化发展的新道路。
值得强调的是,聚焦质量谋转型,决不可从大拆大建乃至重复建设出发,必须尊重发展规律、强化规划引领,谋定后动、审慎从事。
更好发挥县城桥梁作用
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除了要使县城本身强身提质,还要通过县城提质更好发挥县城连接城市、服务乡村的桥梁作用。
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县城对农村和外来人口的吸引力还远小于大中城市。因此,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必须加快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为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完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作出指引。
为此,《意见》提出了“三个机制”: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稳定就业生活的外来人口与本地农业转移人口落户一视同仁;建立多元可持续的投融资机制,支持符合条件企业发行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项企业债券;建立集约高效的建设用地利用机制,保障县城建设正常用地需求。
三个机制,聚焦“人、地、钱”三大核心要素,含金量十足,就是要让县城发展可持续,让县城这座城乡连接之桥越来越稳固。
总之,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指明了当下城镇化的发力点,将开辟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新局面。
作者:谭逸帆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 财政部等四部门发布第三批适用增值税政策的抗癌药品和罕见病药品清单
- 7至8月美国食品零售商中沃尔玛价格涨幅最大
- 卡塔尔世界杯开幕当天 同程旅行“看球房”预定暴增超30倍
- 方大特钢:钢铁工人变废为宝 自造上百件“钢铁侠”
- 周亮在2022年金融街论坛和亚洲金融高峰论坛上的讲话
- 爱波瑞集团首席技术官翟更川:低成本决策,数字精益企业健康存续新利器
- 最高检张晓津:持续关注金融创新中的犯罪风险,及时清除披着金融创新外衣的“毒疮”
- 杭州:力争到2025年培育形成3个千亿级、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
- 首款特定养老储蓄产品五地开售:整存整取50元起存,利率可达4%
- 年内罚没1600万!重庆农商行涉“九宗罪”,新董事长履职不足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