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已无空仓,5月A股转折点来临?百亿大佬喊出“不再主动降仓”
炒股就看,私募权威,基金专业,已无月A亿及时,空仓全面,股转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折点再主
华夏时报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宋婕 陈锋 北京报道
五一期间,临百佬喊美联储加息、出不仓国内疫情超预期反弹、动降上海疫情社会面清零,私募在利空、基金利好交杂下,已无月A亿5月首个交易日开门红,空仓沪指领涨收获4连阳,股转个股也是折点再主涨多跌少。
市场已经到底、希望就在眼前的说法也开始出现。这直接体现在股票主观多头策略私募的仓位上,截至4月底平均仓位为70%,超八成私募仓位超50%,其中已无私募空仓。
然而,正如巴菲特被问及“如何抓住投资时机”的话题时,他的回答:“永远不要揣测市场的时机。”他还表示:“我们并不会因为市场或经济的情况而去买卖,因为我们对实际的情况也不清楚。”
已无私募空仓
融智评级研究中心最新数据显示,截至4月底,股票主观多头策略私募基金的平均仓位为70%,相较于3月底上涨3个百分点。整体来看,4月底仓位结构变化是各个统计层级的管理人共同加仓所致。
具体仓位结构分布方面,仓位在五成及以上的私募基金最多,高达82.1%,环比上涨1.1%。这其中21.6%的私募目前处于满仓及加杠杆状态,环比持平。仓位在80%以上(不含满仓)区间的私募占比51.5%,环比上涨1.05%;50%至80%仓位区间的私募占比30.5%,环比持平。
五成仓位以下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约占18.9%,环比下降1%。仓位在30%以下不含空仓的管理人占比8.4%,环比持平;仓位在30%-50%区间的管理人占比9.5%,环比上涨1.05%。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4月底已经没有管理人空仓(空仓管理人占比下降2.1%)。3月底时空仓的管理人在4月加仓后,使得30%-50%仓位的管理人占比增多1.05%,同时原有的30%-50%仓位的管理人也选择加仓,使得80%仓位以上的管理人占比增多1.05%。
仓位的变化对应的是信心的增强。根据融智评级研究中心的数据,私募基金经理信心指数继续走高,创近一年以来的新高。对于接下来2022年5月份行情,59.5%的基金经理持乐观态度。
不再主动降仓
乐观派如聚鸣投资总经理刘晓龙,他在2月月报中做过一次测算:按照2018年的估值底部测算,今年创业板指底部应该是2100点,当时考虑到今年流动性好于2018年,所以又上浮10%,也就是2300点。
他在5月的月报中表示,从全A的估值看,目前比2018年底部只高了不到10%,表明总体已处于底部区域。不排除由于短期意外因素的扰动,市场会有短期杀跌,但是从概率来看,目前的位置在未来两年取得正收益的可能性非常高。“这代表着,我们将不再会主动降低仓位,而开始从1-2年的维度考虑,去寻找超额收益的机会。”他将会逐步降低防御型仓位,全面寻找成长的机会。
今年4月,沪指向下击穿3000点,A股时隔14年再次打响3000点保卫战。在此期间,永安国富、凯丰投资、石锋资产、宁泉资产、域秀资产等私募宣布自购。截至4月底,年内已有18家私募管理人发布自购公告,累计自购金额达到28.56亿元之多。
源乐晟资产表示,现在MSCI中国指数的估值接近历史最低位、中证500的估值已经创了历史新低、中证800的估值离最低点亦不足10%,站在中长期维度来看,市场是处于非常明确的底部区间了,隐含的风险收益比机会更大,不应该再过于悲观,再加上最高决策层已经开始对市场担心的问题出台系统化的解决方案,希望已在眼前。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建议投资者要珍惜3000点之下配置优质股票以及优质基金的时机,因为每轮市场非理性下跌都带来了底部布局的机会,而很多优质龙头股已经遭到了错杀,具备了一定的投资价值。
仍需等待?
然而,招商基金资深策略分析师黄亮认为,从历史上A股几次大底的特征来看,通常是先出政策底,再出市场底,最后是业绩底。当前政策底或已出现,短期反弹后,接下来市场需要确认盈利回升趋势,否则市场未来还会回撤筑底,那么真正的市场底大拐点便仍需等待。
表示,目前A股市场大概率已经进入一轮周期的底部区域,乐观情景下若各宏观指标企稳回升,4月或是股市低点,但底部区域多伴随震荡行情,W型底同样也有演绎的可能,基金投资者不应在短期抱有过多市场能够迅速回弹的期望。
在4月底宣布自购的石锋资产则认为,市场预计继续寻底,短期尚缺乏反弹积极因素。疫情对经济造成的影响或将大于一季度,企业盈利的下行预计尚未触底,短期看市场尚缺乏反弹的积极因素,需要等待更多的政策出台。
具体在投资操作上,石锋资产认为,在疫情、俄乌冲突和美债的压制下,A股市场大概率会继续寻底,在操作上应该继续“保持谨慎”。
但石锋资产表示,也需要客观看待这个三个压制因素,上海的疫情在慢慢进入缓和期,5月份后应该会有明显的改善,俄乌冲突也会在未来的不久将进入扫尾阶段,十年期美债收益率在3%左右也进入到顶部区域了。因此,我们认为市场的转折点应该也不会太远了。
编辑:严晖 主编:夏申茶
相关文章:
- 易大宗11月21日斥资约320.84万港元回购241.4万股
- 经济日报郭言:滥施制裁害人害己——看清美式人权真面目
- 河钢集团塞尔维亚钢铁公司中方管理团队:奏响多瑙河畔的“钢铁交响曲”
- “央企消费帮扶兴农周”,全国7大地区百品特惠直播等你来!
- 马自达计划到2030年投资1.5万亿日元用于汽车电气化,据悉同远景动力达成电池供应协议
- 这个国家,陷入政治危机!动荡的欧洲何去何从?
- 又见“首月0元”宣传保险产品 轻松保保险经纪被银保监会罚款百万
- 致欧家居IPO过会,但营收利润均在下滑,也过度依赖电商平台
- 哪吒汽车副总裁兼商贸公司总裁周江:智能化技术成汽车产业新竞争点
- 遭遇“七年之痒”,新零售扛把子盒马鲜生跌落神坛
相关推荐:
- 险资斥资超百亿元投资公募REITs 期待提升项目发行和扩募节奏
- 第32届香港书展开幕 将举办超过600场讲座及文化活动
- 保险资管协会秘书长曹德云:险资运用未来要多关注ESG投资、养老金融等方向
- 山西路桥因股价异常波动停牌,深交所关注函曾问询五方面问题
- 李渡酒业总经理汤向阳:大学生愿意来李渡的 签协议就给30万买房首付
- 联合国大会举行特别会议聚焦粮食危机 中方代表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发言
- 天津北辰通报一居民家中发生燃气爆燃造成楼体受损,现场有8人受伤
- 棉花行情是反转还是短期反弹?
- 俄外交部:就欧盟中止与俄签证便利化协议一事 俄方保留采取回应措施权利
- 北上资金7月净流出超200亿,哪些股票被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