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时代,传统车企真的没有机会?
每经评论员 胥帅
7月10日,电动锤子科技创始人罗永浩在“交个朋友”直播间评价了汽车产业。汽车罗永浩表示:“在电动汽车时代,时代传统车企完全没有什么机会。传统车企”一石激起千层浪,电动对于罗永浩的汽车观点,有支持声,时代亦有反对声。传统车企
笔者认为,电动罗永浩这番话是汽车有失偏颇的。首先,时代“在电动汽车时代,传统车企传统车企完全没有什么机会”这一论断过于绝对。电动相反,汽车在电动汽车时代,时代实现“弯道超车”的传统车企并不少见。比如依靠东风小康燃油车起家的传统车企,其旗下新能源车主力车型赛力斯的销量已经超越燃油车。加之与华为的合作,问界M5、M7在市场上也收获了大量订单。又比如五菱宏光MINIEV 2022,作为爆款切入了微电动车市场。
这两个都是传统燃油车企成功转型的典型案例,罗永浩不应只看到尚在“挣扎”的失败案例,而忽略了另一种成功。
其次,罗永浩是用“换赛道论”来解释燃油车企业为什么会倒下。新能源车颠覆了传统燃油车的行业格局,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后者积累的优势便不复存在。新的代替旧的,先进的替换落后的,罗永浩的说辞带有一定的辩证法色彩。然而辩证法也要讲事物的两面性,传统燃油车企和新能源车企之间不是非要你死我活地竞争,存在新旧替代,也存在新旧之间的合作。
以罗永浩推崇的蔚来、小鹏、理想三家造车新势力为例,它们也需要传统燃油车企的生产线来代工。对于江淮这类代工车厂来讲,这难道不是其在电动汽车时代的机会吗?只不过区别于过往,这类燃油车企的代工厂从“生产到销售”的大包大揽聚焦到了更为细分的专业领域。
造车新势力的出现非但没有令这类传统燃油车企衰亡,反倒重塑了新能源供应链,令传统车企有了新的突围方向。站在新的供应链视角,燃油车企的比拼转为加工能力的比拼,而不是过去以销量论成败。
在新能源汽车时代,用非此即彼来作判断,给车企命运下定论,不如回归根本的经济规律——谁能精准满足市场需求,谁就能胜出。新能源汽车对燃油车的替代,根本上是需求的替代。电车能降低日常使用成本,电车的驾驶感受超过燃油车,电车的智能化水平更高,诸如此类才是消费者认为“电”比“油”好的原因。
诚然,罗永浩还是说对了一点,丰田、本田、奔驰、宝马这些传统车企在新能源汽车时代步伐迟缓了,但很难就此断定它们不会后来居上。大众汽车就是一个较为典型的案例,但它的新能源步伐却在加快。除开增卖新车这类常规操作之外,它最值得关注的后手是对新能源供应链的重构。日前,大众汽车在萨尔茨吉特建造了第一家电池工厂,全球电池业务将由新成立的公司“PowerCo”负责。2030年,PowerCo将与合作伙伴一起投资超过200亿欧元用于业务领域的发展。目前,大众中国已是国内动力电池龙头企业的第一大股东。而国轩高科不只局限于电池环节,早已将触角延伸到了上游的锂、磷环节。
名人看多看空燃油车不重要,关键是即便赛道更迭,也并不意味着过时的就一定是“过逝”的。
(责任编辑:知识)
- 北京海淀区:倡导居民“非必要不出区”,保持“两点一线”
- 泛海控股:北京金融法院冻结公司持有的民生证券31.03%股权 冻结期限为三年
- 日元跌破135重要心理关口,创24年新低!除了利差,还有这个原因
- 美联储“鹰”影笼罩全球资产,黄金重挫近50美元,标普500再探熊市!
- 收评:港股恒指跌1.31%美团大跌8% 中字头领涨港股通标的
- 拜登回答是否决定出访沙特时前后矛盾,俄媒:又一次让公众感到困惑
- 新能源太火,厨子研究起兵法了?这家药企宣布进军锂电!网友:啥时候收购宁德比亚迪?
- 马克龙:法国和欧洲进入了战时经济状态 欧洲人需要就此进行调整
- 梅斯特支持12月加息50基点 美联储政策处于合理位置
- 德国正式通过1000亿欧元特别国防基金法案
- 韩国罢工冲击亚洲供应链 化工品生产商面临严峻挑战
- 吉利旗下公司收购魅族79.09%股权,车企“反向”进军手机业
- 北京金融街购物中心暂停营业
- 金科股份:4407万元商票逾期未兑付,债务违约未达披露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