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治理直播售假要形成合力
来源:法治日报
正值“双11”大促期间,法治不少人都开启了“买买买”模式。日报日前,治理直播公安部公布10起依法严厉打击网上侵权假冒犯罪典型案例,售假并提示广大消费者要增强法治意识和防范意识。形成
近几年,合力直播带货等网络消费新业态、法治新模式的日报兴起,拓宽了消费者的治理直播购物渠道,提升了人们的售假生活便捷度。但同时也出现了虚假宣传、形成假冒伪劣商品频现等问题。合力相关数据显示,法治2021年,日报全国12315平台在新消费领域每接到5件投诉举报,治理直播就有4件跟直播带货有关。
与线下店铺的传统销售模式相比,直播带货具有即时性、受众广、带货和发货分离等特点。这些特点也决定了消费者往往会面临取证难、维权难等问题,而部分消费者的隐忍无形中又给了不法商家“顶风作案”的勇气,从而让一些直播平台沦为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重灾区。
此次公安部公布的典型案例中,有多起案件涉及直播带货,这些违法犯罪体现出团伙作案、上下游犯罪链条化、隐蔽性强等特征。
直播带货涉及的违法犯罪虽然发生在线上,但是根源在线下,因此只有紧盯病灶,对症下药,重拳出击,将对线下假货的打击和线上假货的围堵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有效治理这些侵权假冒问题。此次公安机关披露的案件,就是紧盯消费者反映集中的“网红”“直播间”等,通过打源头、端窝点、断链条、摧网络、追流向,强化了全环节、全要素、全链条破案攻坚,不仅有力震慑了违法犯罪分子,维护了消费者和企业权利人的合法权益,而且在社会上也起到了良好的警示作用。
网络是人们现实生活的延伸,网购体验感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消费信心。治理网络售假除了需要有关部门协同配合,加大查处力度、依法打击相关违法犯罪,还需要各类平台强化自我管理、压实各项责任,企业和商家提升诚信守法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同时,也需要消费者依法积极维权、理性购物,形成多方合力,共同净化购物环境,提振消费信心。
- ·倾其一生研究变压器的朱英浩逝世,共和国今年已痛失25位院士
- ·中证协全面规范IPO投价报告:明确禁止8大类行为,防止相关利益方对分析师施压
- ·羊毛出在羊身上?重庆一楼盘买房送电动汽车
- ·景创科技过会:今年IPO过关第278家 中信证券过34.5单
- ·WTI原油日内暴跌6
- ·2022年服贸会环境服务专题设低碳能源、气候与碳经济等五大专区
- ·汇丰晋信基金吴培文:基于经典价值策略,打造简明、易用的投资方案
- ·外交部:中国的无人机到中国的领土上去飞一飞 不值得大惊小怪
- ·招行薪福通4.0: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另类答卷
- ·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六部门发文 在重庆建立绿色金改创新试验区
- ·造血能力急剧下滑 业绩承诺或又要泡汤 “院线一哥”万达电影上半年亏5.8亿
- ·宁德时代的上游,出了一个云南首富
- ·黎智英等6名苹果日报前高层承认:串谋勾结外国势力
- ·(中国这十年)行走河南,何以读懂中国?
- ·光大期货0829热点追踪:沪镍大幅下挫
- ·广西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累计开行20000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