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助企纾困政策加速落地:总量做“加法”、价格做“减法”、服务更精准
来源:经济日报
中共中央政治局近日召开会议强调,加法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金融加速减法要加快落实已经确定的助企政策总量做价准政策,实施好退税减税降费等政策,纾困用好各类货币政策工具。落地要稳住市场主体,格做更精对受疫情严重冲击的服务行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施一揽子纾困帮扶政策。加法
近期,金融加速减法《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的助企政策总量做价准通知》(以下简称“金融23条”)、降准、纾困科技创新再贷款等金融支持措施迅速出台,落地各地紧锣密鼓制定实施细则,格做更精金融机构积极行动,服务保障助企纾困政策加速落地。加法
支持力度明显加强
“这200万元贷款真是帮了大忙。”浙江全食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汪伟润说。
浙江全食贸易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食品原材料和食品添加剂批发的小微企业。受疫情影响,物流停摆等不确定因素增加,汪伟润不得不多备货,以确保按时完成订单,但采购资金缺口成了摆在公司面前的一道难题。
汪伟润了解到,杭州分行针对抵押类客户推出了创新产品“e抵双贷”,在不增加抵押物的情况下,为企业提供200万元以内的信用贷款,非常适合缺少抵押和担保、现金流短缺的小微企业。正是这笔贷款,解了汪伟润的燃眉之急。
今年以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在总量上做“加法”。数据显示,一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8.3万亿元,同比多增6636亿元。3月末,M_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分别为9.7%和10.6%,较上年末分别上升0.7个百分点和0.3个百分点。同时,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在价格上做“减法”。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引导市场利率下行0.1个至0.15个百分点,带动一季度企业贷款利率同比下降0.21个百分点至4.4%,为有统计以来的记录低点。
金融支持政策“组合拳”快速落地。4月18日,“金融23条”落地,从支持受困主体纾困、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促进外贸出口发展3个方面,提出了加强金融服务、加大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的23条政策举措。4月25日,央行全面降准0.25个百分点,投放长期资金约5300亿元。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表示,“金融23条”体现了及时性、精准性、适应性,有助于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政策覆盖了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既关注到保障物流畅通,还涉及房地产市场、粮食和能源安全、支持重大项目建设等,兼顾了当前面临的紧迫问题和国家经济长远发展问题。
目前,“金融23条”相关支持措施正加快落地。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数据显示,据不完全统计,上海辖内银行向681家抗疫物资保供、相关物流企业发放贷款310亿元,其中80%为信用贷款。3月份,上海辖内中资银行累计向中小微企业、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发放贷款2250.65亿元,涉及市场主体43698户;办理延期还本付息240.55亿元,涉及市场主体80916户。
精准性直达性提升
在总量支持力度增强的同时,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直达性和精准性也在提升。
近期,浙江义乌市迅驰货物运输有限公司收到了金华银行发放的400万元贷款,年化利率为4.35%。这笔贷款背后,就有央行再贷款资金支持。
交通运输、物流等行业企业受疫情影响较大。为此,金融机构积极运用央行货币政策工具,为市场主体发放优惠利率贷款。以金华市为例,今年以来,该市金融机构运用再贷款资金累计向63户交通运输、物流等行业企业、市场主体发放优惠利率贷款1.39亿元。
当前,科技企业开展创新活动面临资金压力,对金融支持的需求更加迫切。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副行长黄敏表示,安徽多部门正推进科技贷款风险补偿试点工作,拟全面建立科创企业库和科技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增强金融服务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结构性货币政策还在持续发力,增强支持的直达性和精准性。近日,人民银行设立20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撬动社会资金促进科技创新。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刘世锦表示,在面对多重压力、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科技创新再贷款将对科技企业,特别是有创新潜力但资金不足的中小企业提供有效支持,也是结构性货币政策促进实体经济技术创新的积极尝试。
打好政策“组合拳”
从当前国内经济形势看,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没有改变,一些不利因素还在复杂演变,新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为此,需要继续打好政策“组合拳”,帮助企业走出困境。
连平认为,货币政策仍需创新工具以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推动社会融资成本下行;适时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碳减排支持工具、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再贷款、科创再贷款、普惠养老再贷款等结构性工具的额度,进一步扩大对重点领域与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等。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要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在确保货币总量合理增长情况下,要实施好结构性货币政策,这不仅有利于优化社会融资结构,加大实体经济薄弱环节和重点新兴领域支持力度,更能在稳增长、防风险与促改革之间取得良好平衡。
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特别是支持受疫情严重影响行业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支持农业生产和能源保供增供。增加1000亿元再贷款支持煤炭开发使用和增强储能,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和民航专项再贷款,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金融市场健康平稳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记者 陈果静)
- ·光大期货【铜】:乐观情绪减弱 铜价回落
- ·49岁刘畊宏突然火了!直播收入10天暴涨10倍!下一个李佳琦?
- ·易纲:中国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
- ·业界人士聚议元宇宙新基建与新场景
- ·“惠民保”年尾扎堆抢跑
- ·又有17家公司被美列入“预摘牌名单”,方星海最新表态!鲍威尔放狠话,美股三大指数狂泻,影响究竟有多大?
- ·日外相报告2022版《外交蓝皮书》,声称“已进入中美竞争时代”,渲染“中国威胁”
- ·国家卫健委:昨日新增本土“2119+16383”例
- ·我国现存啤酒相关企业6.9万家,山东省位居第一
- ·贝壳回应被美国SEC列入预摘牌名单:一直在寻求可能的解决方案
- ·北京提倡市场从业人员非必要不出京
- ·【黑色周报】矿钢:粗钢产量压减再提,铁矿开启下行
- ·放弃50万年薪 “网红教授”陈春花又辞职 这次是中国银行!此前已从北大辞职
- ·单车毛利超1.6万美元 特斯拉利润同比暴涨658%
- ·百双经典耐克滑板球鞋拍卖 预计成交额或破百万美元
- ·金正恩与文在寅交换亲笔信